您好!欢迎来到河南省书法家协会!
协会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协会动态

河南省书协召开“中原书风”研讨会

作者: 发表时间:2014/5/6 13:32:51
 座谈:回望“中原书风”         时间:2011年12月 地点:河南省文联会

 座谈:回望“中原书风”
       
时间:2011年12月
地点:河南省文联会议室
主题:“中原书风”与“墨海弄潮”的回顾与展望
主要与会人员: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周俊杰、宋华平、谢安钧、李强、胡秋萍、王荣生、云平、西中文、朱中原、李放、杨天才等
 
 
    宋华平:这次会议召开的契机非常好,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文联刚刚召开了第九次文代会,中国作协刚刚召开了第八次作代会,我们河南在陆书记的提议下,“中原经济区”战略得到中央批准,其中有一条,即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今天我们所做的关于“中原书风”的研究,也是根据中央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还有陆书记关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在这个契机下召开的。
   “中原书风”自确立到现在已走过了将近30年的道路。现在再回顾“中原书风”的形成、发展以及未来展望,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周俊杰:“中原书风”的话题现在重提,我觉得很有必要,也很及时。“中原书风”最初是在1986年首届“墨海弄潮”书法展在北京展出时提出的,当时我写了一篇前言,提到了“中原书风”。后来中国书协约我写了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论“中原书风”,在全国第三届书学讨论会上发表。实际上,“中原书风”是在丰厚的中原文化传承基础上书法复兴的一种征兆。“中原书风”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一旦模式化,艺术生命就完了。
    当时中国书坛刚刚复兴,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不知道路如何走,那时有句话叫“首届‘墨海弄潮’书法展在北京展出,对当时的书坛打了一剂强心针”。整个书坛从此活跃起来,当时15个人共展出120件作品,整个作品博大、憨厚、豪放、博雅,不乏灵气,体现出河南人的性格,在整个书坛掀起了一个比较大的狂澜。当时推出了一部分人,形成了一种书风,并明确提出,河南作者们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追求一种新的时代感,突出自己的个性,也形成了刚才说的豪放、博雅并不乏灵气的艺术特点。当时的15个人,很可惜现在已经有3人去世了。可以说当时在河南以谢瑞阶老为首,以张海为主要领军人物,推出了河南一部分中青年,形成了这么一个队伍。
    当时在河南省书协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书法新古典主义”,这是一个主要的创作思想,基于传统、基于时代、强调个性,还要不断跟着艺术思潮发展,不断纵向、横向吸纳。横向不仅包括中国其他省份,还包括国外西方的一些东西。当时好像都很激动,河南这些书法家总是在与古代书法大家对话,与孔子对话、与柏拉图对话、与黑格尔对话,以及与当代的李泽厚对话,而且博览群书的人很多。
    另外,关于作品风格,仍然传承了当年“中原书风”提出的那些理念。中国古代以前有个提法叫“一部中原史是半部中华史”,或者“一部中原书法史是半部中国书法史”。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中原地区的整个文化市场,尤其是书法市场,占据的地位非常高,所出的人物、作品非常多,中国书法在20世纪末仍然爆发出这样强有力的声音,我认为绝对不是偶然的,首先是基于丰厚的传统。
    “中原书风”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既不落后,也不过分超前,过分超前往往容易不被接受。所以我觉得,整个河南在大的艺术方向上路子应该是非常正的。尤其是现在这些中青年,是极其优秀的,我也经常看他们的作品,跟他们交谈,我觉得他们让艺术生命不老。河南书法家能够学习“中原古法”,而且王羲之就是学习“中原古法”之后才形成了王羲之的。所以,真正的艺术之根应该说在中原。
    南方有位学者曾说,“中原古法”是取材于南方,我觉得颠倒了,“中原古法”应当比南方早得多。所以,河南书法家在这点上脑子是非常清醒的。
 
    宋华平:周老师不仅仅是“中原书风”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主要提出人之一,好多事情他都记得非常清楚,现在谈起来我们又感觉身临其境。当时谢老穿着棉袄到北京去,尤其是在民族化工大屋子……,当时一个是首届“墨海弄潮”展,一个是河南书法周,那种壮观的场面确实令我们感动。
 
    李强:我查了一些资料,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对“中原书风”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河南书协成立于1980年4月,1982年在鸡公山举办了首届河南省书学研讨会,同时出版了一个刊物叫《书论》。1984年举办首届中原书法大赛,启功先生当时有一首诗,其中一句是“八方风雨汇中原”。在这期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台历,命名为“中原书法”,当时邀请了一百余位书法家参加,每人大概两件作品。
    同时在这前后,河南书协也举办了国际临书展、墨林五家展、晋冀鲁豫四省展,同时以“墨海弄潮”展为标志的“中原书风”这时也崛起于当代书坛。在这期间,在开封举办了全国临书大展,在洛阳还举办了全国首届国际书学研讨会,并与日本王铎书法宣讲会联合举办王铎书法展。孟津县后来还成立了王铎书法纪念馆,并举办了王铎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徐邦达、刘九庵等著名书法家参加研讨。
    在这期间,国内的情况,北边有天津的《今晚报》和天津书协联合举办了北国书展,上海《文汇报》举办了南坪书法大赛,湖南举办了中原杯书法大赛。《中国书法》、《书法博览》相继问世。在这种繁荣的局面下,“中原书风”突起于当代书坛。
    刚才周老师说,“中原书风”出现的时候,书坛说我们是以博大、雄厚并带有灵性的一种书风,但是也遭到了异议,有人指责河南书法引领着中国书法,作品写得不大,不能参加全国展,作品不多,不能参加全国展。
    后来,河南书协就此有所应对,同时在1985年左右,我与周俊杰老师共同提出了“书法新古典主义”,对“中原书风”又作了进一步阐释。可以这样说,“书法新古典主义”是那一时期对“中原书风”形态的最好描述。可是在当代书坛,“中原书风”和“二王书风”形成了一种悖论。当人们在信奉“二王书风”的时候,就对中原古风有了一种微辞。但是我们当时对“中原书风”的一种诠释,觉得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流派,而是一种风气、风尚和追求。因为它很有可能代表了当时的中国书风,代表了整个当代书坛的一种理论思考,往小了说也是一种地域书风,至少也代表了北中国的书风。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我们研究哲学,目前只会照着讲,不会接着讲,即只会讲古人、前人怎么说,但不会接着讲。书法理论也是如此,只会照着讲。比如我们照着讲南北书派、北碑南帖等,我们却没有接着讲的能力。“中原书风”的可贵就在于,它是在接着讲。但怎么讲?怎样才能讲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中国书法》就是抓住了这个课题,这个课题关乎河南,但它的意义不仅仅在河南。
    按照冯友兰所讲的,我们首先要学会传承,学会照着讲,也就是要传承翁方纲、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北碑南帖、书分南北的概念。刚才周老师说,南派是学北派的。这是肯定的。整个北派的历史渊源太深厚了,南派仅仅是北派的一个末流。但是后来,它的地位却凸显了,原因是唐代以后,尤其宋代,阁帖大行,北派不再为世人所重,所以就逐渐被淡忘了,一直到清代才旧事重提。
    其实当时在南北朝时期,北朝压根不知道王羲之。一直到了康有为时期,阮元仅仅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何绍基说:“余学书从篆分入手,故于北碑无不习,而南人简札一派不甚留意。”曾经在他的诗里还说:“真行原自隶分波,根巨还求篆籀蝌”。何绍基的意思就是说,南北书派更大的程度在于篆籀这些正宗的书法传统,是在北派当中坚强挺立的,而南派仅仅就是楷书和今草书。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从理论上来概括“中原书风”,那么当初它是有历史的依据的,同时又在当代书法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一种风姿。
    我们走到今天,河南老一代书法家把“中原书风”倡导、发扬起来,在今天我们更有责任“接着讲”。既要从创作实践上接着讲,弘扬“中原书风”,也要从理论形态上进一步描述其理论价值和理论体系。
 
    王荣生:流派的形成都有它横向、纵向的历史积淀。比如音乐、戏剧、文学,之所以这么多年有这么多流派,主要和方言有关系。在古代,流派的形成相对容易一些。现代社会,信息非常发达,导致风格趋同化,比如音乐,打开中央电视台一看,永远都是那一套唱法。展览也是如此,每次展览之后都会形成一种导向,有导向就会有跟风,哪一种风格宣传得多,哪一种书风马上就盛行。中央电视台搞的音乐大赛,哪一种唱法容易获奖和评委有关系,书法作品的评审也和评委的欣赏口味有关。跟风是好事,也是坏事。
    另外,“中原书风”的提出是因为当时有张海这样一拨中青年在推动。在河南开展的全国性活动也好,河南组织的省展览也好,都形成了一种组织形式,转变了形式,树立了风格,以博大雄强书风为基调。而且当时那些书法家的审美意识能达成统一,以突出展览效果为主要表现形式,自然形成了一种整体风格。这种取向后来逐渐被全国所认可,我记得开始时还受到一些非议,比如,刚才有人说了不是越大越好,但是在河南的土地上,河南人举办的展览上,他就崇尚这种风格。
    研究“中原书风”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尽管当时“中原书风”在继承传统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不影响大局,整体书风是一致的。从80年代以来也渐渐被全国认可了。当初那些非议“中原书风”的人,后来也开始学了。所以,如何找到契合点是很重要的。如果说80年代“中原书风”的成功,是以张海主席为主的团队来打造的,那么新时期如何找到“中原书风”新的契合点?我觉得我们首先要组织起大的学术活动,参与人数越多越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书风展览形式上能找到它的主调,这样大家都围绕着这个思想去创造,然后在全国搞巡展,开研讨会,搞评论,找理论根据,这样新的“中原书风”会很快在全国形成。
 
    云平:在座的几乎都是“中原书风”的受益人,也是传承人。
    很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关于南帖北碑的问题。我认为“二王书风”与“中原书风”是一脉相承的,不能割裂。也许这是我的偏见。根据现在的新出土资料,其实“二王”也传承了“中原书风”,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种区域性的划分。二者只是书法的两个方面,各有侧重而已。“二王书风”在书法的表现力上,实际上应该是对“中原书风”的继承与发扬,拓展了笔法的表现力。
    从资料上看,“二王书风”以表现动态文明为主,用笔精细、灵动,“中原书风”以表现静态文明为主。所以,“二王书风”只是在原来“中原书风”的基础上拓展了笔法,把过去按的笔法变成了提的笔法。你看《豹奴帖》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典型的就是“中原书风”。从文字演变角度来看,从甲骨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都和“中原书风”密不可分。只是到了唐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它向南转移了。
    其实孙过庭说得很清楚,书法从唐代开始就发生了变化,变化主要在哪?就在于南北划分已经开始,只是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我用四个字概括:古质今妍。“中原书风”强调厚重质朴的东西,唐代书风是以“二王”为代表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在探讨“中原书风”的同时,去从一些技术层面来追求、挖掘一些表现形式,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这一点过去别人也提到过,说河南书风、“中原书风”是傻大黑粗,傻大黑粗只是它的阶段性的体现,因为那个时期我们对书法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其实河南从古法来讲也是比较强调精细的,像篆书、隶书、楷书,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了。只是河南人因为受到了碑的影响,在用笔、表现力等方面不如南方人精细。细腻的东西凸显了一个方面,也恰恰失去了一个方面,我觉得当代书法还是应该倡导一种倾向,即如何认识传统、挖掘传统、运用传统。所以,我们现在探讨“中原书风”,还是应该回归到最原始的层面上去。
 
    西中文:“二王书风”和“中原书风”并不是割裂的。当时“中原书风”确实是学习“二王”以前的,这是当时的一个特点。所以,“中原书风”的崛起和近代以来碑帖两派的争论是有密切关系的。当时提出“中原书风”有一个背景,中国从近代以来,碑派占据书坛主导地位,我们可以看一看近代的书坛大家,基本上都是碑学阵营的,碑学阵营出了很多大家。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书坛这些有名的大家,基本上都是碑派阵营的。当时“中原书风”在河南崛起的时候,也请了好几个老师来河南讲学,王学仲先生、费新我先生、刘江先生,基本上都属于碑派阵营,这对“中原书风”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再加上河南本身就是碑派书法的故乡,也是篆隶的故乡,后来外省人都说,河南人篆隶写得就是好,一上手就不一样,河南有地域的风气和性格。
    “中原书风”的特点,可从三方面来概括:一是取法的广泛性。不止“二王”一路,还包括碑派书风、“二王”以前的篆隶书风及民间书法;二是传承性和开放性。“中原书风”的开放性和南方书风、江浙书风形成了鲜明对比。南方师傅带徒弟,写出来都还是那一个路子。河南老一辈的书家们带学生,不是说叫他学自己的字,而是教给他这种学习的方法。跟南方比起来,“中原书风”的开放性的确是很突出的。在这一点上我是你的老师,但不一定你非得学习我的这种书风;三是取法的包容性。“中原书风”虽然取法北碑,但它吸收了很多帖的东西,尤其是现在新的年轻人,取法更加广泛了,写帖不比南方书家差,彭双龙这一次十届国展获奖了,我看写得比陈海良还要好。
    为什么“中原书风”会长盛不衰呢?有几个原因。首先,河南书协从张海以来,到宋华平主政,对于河南书法队伍的建设,对于河南书风的传承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既保持了原来的特色,也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我觉得作为一种书风来说,你不能自己给自己划定一个圈子,我就在这里面谁也不交流,我就永远这样下去。它必须要随着时代,随着全国风气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
    所以,大家刚才指出来,我们能够在历届国展和比赛中始终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一直从张海时代延续到今天,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河南书协的团结,这也是“中原书风”能够延续至今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现象虽然跟学术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它对于书法、对于艺术的影响是很直接的。
    一方面河南是篆隶的故乡,另一方面河南在80年代接受的书法启蒙,都是在老一代那些碑派大家手里接过来的,这都是历史的契机。但是这些年又在不断调整,得益于“中原书风”的包容性。其实,说到碑派两种艺术思想的争论,它不是一天半天了。当时在清朝的时候,站在碑派立场的人,认为写新潮的人太轻佻,一些厚重的老学究们不屑于写新潮,他认为写新潮那都是轻薄儿干的事,作为真正的学者是不应该去赶那个时髦的。
    我有一个看法,中国书法在几千年来的发展中,靠两种精神的支撑:一种是帖派的人文精神,一种是碑派的创造精神。这个我在另一篇文章里有详细阐述。我觉得“中原书风”就是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它也不是一种调和,它有它的立场,基本上是站在古法的立场上,但它采取的是一种宽容的心态和开放的传承意识。
 
    谢安钧:我觉得我们今天一定要以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来重新研究、打造和宣传“中原书风”,因为“中原书风”最大的特点,也是河南人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从研究方法上,不要人为地把它局限于什么北碑南帖,它永远不矛盾。即便是帖学代表人物书圣王羲之也是北方人,王羲之的老师、老师的老师还是北方人。所以历来南方人写碑写得好的有的是,北方人写帖的多得很。我们不要把北碑与南帖人为地割裂开来,只有具备开放、包容的胸怀,才能使中国书法健康发展。我们研究“中原书风”,千万不要局限于北碑南帖的对立,认为南方的应该是什么样,北方的应该是什么样,不要人为地给它定义一个方向和标准,否则我们永远会陷入一个死胡同。康有为是北派的代表人物,但他是标准的南方人。
 
    李放:当时的“墨海弄潮”展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中原书家异军突起是一个标志。在这个节点上出现的“中原书风”,我认为有三方面的意义。
    先说作品的审美风格问题。首届“墨海弄潮展”15人中型联展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强烈的地域风格,展出的作品篆隶较多,而且是明显的王铎一路,显示出中原古法的一脉相承。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由于新时期整个书法的审美接受方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展厅效应成了人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这和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书法都是不相同的。“中原书风”开了时代先河。所以就这次展览而言,人们之所以记忆犹新,之所以产生了轰动性效应,就是因为它以一种很直观的方式诠释了新时代的书法,代表着一种改革的热情、改革的冲动和创新的追求。
    二是在书法创新的实践和理论层面的突破。书法的传承带有明显的统序,有道统,也有书统。“中原书风”从张海任河南省书协主席开始,我印象中有很多文章回忆,他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要注意传统,一是要注意时代。而这种思想到后来,正是周俊杰老师和李强老师所提出的“新古典主义”思潮。首届“墨海弄潮”展,张海主席展出的是五幅章草作品,但这个章草是简牍风格和汉简风格,这是20世纪刚出土的资料。这些在古代看来,都不是最典型、最经典的那种碑刻。取法的广泛性,使得我们对传统的理解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既不是帖学中的传统,也不是碑学中的传统,它具有开放性。
    第三,生产方式的转变应该是一个时代艺术发生转变的基础。如果我们离开生产方式的变化来谈中国当代书法的时代特征,我以为是不全面的。仅仅从美学的角度看,不足以说明全部问题。所以我写了一篇小文章叫《“中原书风”的典型性——兼论新时期中国书法的时代特征》,其中一句说:在这个大家都还不能够很自觉地运用组织机制来组织大规模的、群众化的书法活动的时候,书法在河南恰恰是以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得以巨大地崛起。
      
    李庚香:2011年被称为中国文化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说这在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历史上都是第一次。省委九次党代会又提出要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对于我们华夏文明、对于中原文化、对于中原书风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大家知道,“中原书风”是首届“墨海弄潮”展就提出来了,以张海主席为代表,然后周俊杰老师、王澄老师、李刚田老师等等,当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什么“中原书风”能叫成呢?我认为与河南历史渊源深、现实基础厚、影响广泛有关系。“中原书风”的提出,也把张海主席送到了中国书协主席这个位置。张海主席当中国书协主席,应该说都跟他身后的力量有关系。人家不是老说吗?你以为你在往前走,实际上是后面有一股潮流在推着你走。那我们今天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又面临“中原书风”怎样发扬光大的问题。而且省委这个文件出来之后,就变成了全省文化艺术界的一个自觉行动,要自觉地打造“中原书风”这个品牌。所以我们书法创作的这些人又在这集结了。为什么集结?它是一个时代的需要。
    书法发展走到今天,需要进一步重视“中原书风”。关于“中原书风”,大家有很多种概括,但是我感觉“中原书风”里,诸体兼备、个性鲜明这个特点是首要的。然后是它的队伍庞大,塔基坚实。我们有顶尖的,但实际上,这个顶尖是由塔基决定的,因为我们这个塔基非常地坚实。另外就是“中原书风”既有雄强大气的一面,又有灵性飞动的一面。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那么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怎么把“中原书风”打造成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文化品牌,就是怎么从原来的自发状态走到自觉状态,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走到有序状态,从原来的张海主席那个时期,走到我们现在这个时期,这需要我们的总结、概括和提炼,中原书风、中原书法和中国书法怎么同潮共涌,需要探讨。这是第一点。
    第二,“中原书风”关键还在于出书法精品。刚才西老师讲了书法的创造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有很大的启示。今天西老师就把这个创造精神和人文精神,一直到清代又重新复归,书法史上一波三折这个过程给说清楚了。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早期的篆隶这两种书体实际上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连着的。后来到魏晋时的书法探索,又和周文王的后天八卦连到一起了。所以为什么河南书法大多走篆隶这个路?因为篆书是往上走的,往上走实际上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的天载天符是连在一起的,它是要通天的,到后来,就和地结合,隶书就出现了。所以篆书是往上走,隶书是往横着走。这体现了我们民族对天文、地理中宇宙思维模式的对应。
    大家知道周文王创后天八卦,它的一个重大特征,就是改变了先天八卦里只有天文、地理这两个维度,中间增加了一个人文的维度。所以我就说中国书法经过前面的篆书、隶书的探索,从魏晋一直到唐宋,它的人文精神得到了体现和发展。人文精神后来留的时间长了,大家觉得软了、没了,然后又复归过来了。所以从中国书法史的哲学思维走向来说,“中原书风”在其中的定位,就是以篆、隶为体,以碑为载体,以中原古法为依据。
    刚才有的同志还讲到了创新问题,那就是中原书法在传承过程中,又把握了创新的度。这是很不容易的。关键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怎么打造出河南的书法精品问题。这个精品怎么体现?我们的量大,但是能不能代表你的个性、你的主体性、你的时代特征?能不能写出有代表性的和流传下来的作品呢?我觉得这是个问题。
    第三,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过程中,构建“中原书风”,还要注意推我们的文化大家,而且这个文化大家不能一个一个地推,要一群一群地推。你看我们提中原作家群、中原诗群、中原书风、中原画派、中原学派、中原摄影家群、中原戏剧家群,之所以要这样推,是因为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以个人来打天下很难了。现在经济上都是搞聚集区、文化产业园区,为什么这样搞?就是只有以这种现象集群的形象出现的时候,你在全国才能产生影响。           同时,这里还有一个对德艺双馨的要求。除了在艺术上要探索之外,在社会责任上,在德上都要有出色的表现。你的书品肯定取决于你的人品,你的人品立不稳,你的书品、你的书风最后也不长久。
  
    胡秋萍:关于“中原书风”,我有几点思考:一是重新研究中原书风的现代意义及当代性。二是在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提倡地域书法风尚的必要性。三是中原书风与二王书风的融会问题。
    第一,“中原书风”对当代书法发展的意义。我觉得它对书法本体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就是形式越来越强化了,让作品从艺术角度走向了金字塔尖,从书写和书法本体的角度来说,书法越来越走向深厚、精微。那么从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来看,也越来越唯美。艺术就是唯美的。现在去研究、回顾和反思地域书风,对当代书坛的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每一种新的书风的诞生、崛起和发展,都与艺术思想的转变有关。
    第二,虽然现在是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时代,但我认为地域书风仍然可以持续发展。刚才周老师也讲了,一种书风没有发展它就会死掉,这也不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另外李主席讲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接着说”的重要使命。怎么接着说?虽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秉性,包括遗传基因的文化,这对于书家的艺术风格的取向、审美的爱好都有着诸多影响。比如说咱们河南的一些年轻人,虽然也写帖,但是跟江浙的仍然不一样。比如王乃勇、史焕全,包括我个人,虽然也写“二王”、张旭、怀素等晋唐一路,但人家还是觉得你写得很霸气、很厚重。什么原因呢?我想还是跟地域文化有关。
    第三,在帖学中,我们还能否对“中原书风”继承发展?而作为中原的帖学书家,在吸收江左风流的灵动笔法的时候,该如何去弘扬“中原书风”?这也是我作为一个个体书家要思考的问题。我想将来我们来探讨“中原书风”的时候,更多应该思考在不同书体层面怎样去继续弘扬“中原书风”。
 
    朱中原:作为我个人来说,是来倾听、观摩和学习的。“中原书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对当代书坛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我相信,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年轻一辈书法人,对“中原书风”当年历史细节的了解近乎空白。那么《中国书法》之所以策划“中原书风”专题,这个座谈会,就是想通过当年一些主要参与者的口述,来重现当时的细节与盛况。当然,在回顾当中,本身也包含着对当代书坛30年创作取向的审视与反思。
    这次座谈会中涉及的一些话题,比如关于“中原书风”的取法问题,关于北碑南帖的所谓分立与融合问题,等等,都是值得再探讨的。正好,《中国书法》2012年第一期策划了一个“二王书风”专题,这个专题与“中原书风”专题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较。实际上,20世纪的考古发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晚清之际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等人的书分南北与北碑南帖论,到现在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当然他们都是很伟大的历史人物。但是今天,我们需要依据考古发现,重新审视这些观点。现在的考古发掘,包括南京出土的一些东晋墓志,比如《谢昆墓志》、《王兴之墓志》,以及新疆出土的一些简牍,包括楼兰文书,已经初步证实了北碑南帖论这个说法是不完全可取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王羲之不但对中原古法有所吸取,而且对西域书风、对简牍书风都有一定的吸取,具体我不展开讲了。我们搞这个座谈会,就是想通过这些来引发一些深层次的学术思考。
    刚才胡秋萍老师讲到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书风和艺术思潮都在不断地趋于融合,这是个好的趋势。但另一方面,也在消泯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就是地域文化、地域书风之间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小了。所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基于“中原书风”的学术影响力,《中国书法》才要给予关注,并力图对当年“中原书风”及“墨海弄潮”展盛况的客观再现。
 
    谢安钧:在去年的工作总结当中,我们就提到了如何继续弘扬“中原书风”的问题,包括这一次文代会我们在研讨当中也提到了。刚才各位老师都回顾了它的发展过程,我想在回顾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主要是要考虑今后怎么传承、怎么解读的问题。河南省书协成立30多年了,也需要大家静下心来进一步总结30年河南书法发展的历史和过程,尤其是要分析我们现在为“中原书风”辛勤工作的这些老书家和现在的年轻作者,他们创作队伍的现状,以及我们现在的优势。另外就是我们创作的主体及在全国书坛的影响力,以及我们还要查找我们现在在书法创作上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解读、重新认识、重新思考“中原书风”这个文化品牌。
    今天大家谈的是我们在重温“中原书风”的基础上,下一步如何继续把它作为一个课题延续下去。现在河南的创作队伍没有理论支撑是不行的,重新解读“中原书风”,也是为我们今后的书法创作、书法创新,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支撑。
 
    杨天才:关于“中原书风”,我想主要从组织上谈点想法。河南省普及工作做得很扎实,最典型的就是群众书法展,而且还是每年一届,今年都做到了第20届,也就是说,河南书协的书法普及工作做了20年,下一步就是如何提高的问题。一方面是书家的人文素质、精品意识要加强,另一方面是要有拔尖人才、专家人才,作为河南代表书家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原书风”第一批、第二批甚至第三批书家,现在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功成名就。比如40后的张海先生、周俊杰先生、王澄先生,这批书家在全国已享大名,50后书家可以说是河南书坛的主导人物。但真正需要我们关心、重视的,是70后和80后书家。一百年以后,这些40后、50后书家以后,谁是他们的接班人?所以我们现在要下大力气、花大工夫在70后、80后的培养上,为我们人才梯队的形成与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宋华平:“中原书风”之所以能够确立、发展和传承,我想有几个原因。
    首先这是由一个时代大环境造就的。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改革开放30年,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好的政治环境、经济形势和文化背景。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二是有一批代表性书家。这一批书家就是谢瑞阶主席、陈天然先生、周俊杰先生、王澄先生、李刚田先生等,无论是在首届“墨海弄潮”展,还是河南书法周,抑或是在他们以后的个人展览当中,都创作了一批感动人、能传世的书法精品。当然我们现在这一批50后、60后书家,也正在传承他们的精神,进行新的艺术探索。
    三是形成了一种相对接近的风格。刚才西中文先生谈的三点都非常好,还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是说,为什么“中原书风”在当时能够被承认?从明清时就已开始重视书法的独立性,当时王铎、傅山就已经扛起了大旗,当然解放以后更强调书法的独立性和观赏性,以及它的展览意义,当时河南书法虽然被认为是“傻大黑粗”,但它正好适应了展厅效应,当然还有北碑南帖的结合、庄重古法的取舍等等,都是这些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在“中原书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河南省书协诸位工作人员与社会各界书家的非常默契的配合。书法走到今天,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必要的、有效的组织工作。从张海主席搞中原书法大赛、国际临书展、河南书法周、刻字展等等,到后来我们按照张海主席的思路所走的一些新路子,比如,我们搞重点作者培训班,我们搞中原书法获奖作者作品展、兰亭群星汇中原,我们接全国三届兰亭奖,举办全国第七届、第九届书法学术研讨会等等。赵长青书记说,2009年是中国书法年,以至于在三届兰亭奖当中,河南都是兰亭奖的第一名,而且都是获奖入选第一,后几届国展河南有几次入选、获奖都是第一。就是我们有意识地去做一些工作,再加上我们对作者的表彰形成了一些机制,有力地刺激了“中原书风”作者的不断涌现。关键这里有一个老书家与新书家的融合、传承与团结的问题。
    如何发展、传承“中原书风”,使“中原书风”越吹越强,有赖于在座的各位。另外,我隐约觉得,对“中原书风”的传承,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有点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应当在做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思考当中再去做,理论和实践结合,我们要有文化自觉,也要有文化自信。我相信“中原书风”这个观念能够越提越响,同时“中原书风”这种展示效果,以及在全国书法人心目中的地位会越提越高。

“中原书风”的回顾与思考
 
口述 宋华平  整理  朱中原
 
     “中原书风”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一个当代文化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它历时长,影响大,覆盖面广,对它的回顾与展望,将对当代书法的创作与发展都会带来启示与思考。
     “中原书风”能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0年的社会发展,人们对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已感疲惫,于是在情感上开始回归纯粹的艺术,这时开始认同,书法作为一种纯粹的民族艺术,是值得发扬光大的。再加上80年代以后思想大解放的助推,使得一部分书法人也开始思考书法的本体意义。
    正是基于此,河南省书协也开始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举措,并策划了很多有意义的书法活动,与此同时,随着“墨海弄潮”展的举办,“中原书风”崛起于全国书坛,并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这其中有几个因素值得我们总结与思考:
    第一,改革开放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基础。全社会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和文化重建,尤其是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当时很多书法家在“文革”时都写过大字报,80年代初,书法家们开始由写大字报这种比较畸形的形式转入对书法艺术本体的思考。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中原书风”代表性书家也基本经历了这一历史文化背景,并积极参与到思想大解放和书法本体的讨论之中。
    第二,“中原书风”推出了一批代表性书家。一种书风的出现有赖于一批代表性书家的产生。“中原书风”最早以谢瑞阶先生、陈天然先生为代表。领军人物是张海主席。张海主席当时是河南省书协驻会领导,全面主持书协工作,竭力于推动书法的普及与发展工作。在省书协的大力推动下,河南产生了一批代表性人物,如王澄、周俊杰、李刚田、冯志福、李进学、李逸野等。冯志福写隶书,李进学写魏碑,李逸野善写巨幅作品。谢瑞阶老先生以章草名世,他虽然没有过多参与书协的组织工作,但他发现了张海主席。陈天然老先生书法古朴厚重,但以画画为主。省书协成立的时候,陈天然老先生也推荐张海主席来主持工作。
    第三,这批代表性书家创作了一批代表性书作和书法精品。代表性书家的代表性书作和书法精品主要是以展览、作品集等方式体现的。30年来,河南省书协有计划、有目的地推出了一系列大型书法学术活动,如中原书法大赛、国际书法展、临书展等,通过这一系列书法活动所推出的书法精品,也构成了“中原书风”的主体面貌。
    “中原书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取法的广泛性和风格的多元性。“中原书风”不仅仅取法“二王”和北碑,甲骨、简牍、金石等无所不包。另一个特点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在传承基础上开拓,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第三个特点是包容性,南北结合,中西贯通。这和中原的地域特征也有密切关系。中原地处全国交通要道,南北东西贯通,古人曾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谓,立足中原,则能观全国、看世界。“中原书风”在传承与发展上有相对的优势,当时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南来北往,东西贯通,位置独特。这也是中原的一大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以北碑为主、兼融篆隶帖学的书风。它的主导性风格是雄强、厚重、质朴,表现在篇幅与章法上是强调大。幅式大、气魄大、张力大、气象高。张海、王澄、周俊杰都有这方面的代表作,现在还基本保持这种风格。当时中原书坛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作品要体现传统和厚重,要有张力和表现力,要耐看。大作品有毛病可以容忍,小作品有毛病就不能接受。雄强、厚重、不乏灵气,是中原书法的主要风格。
    “中原书风”之所以能发展为一种成熟的书风,关键在于它始终集中着集体智慧,有战略布局和战术思考作支撑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整体运作。在这方面,河南省书协把书法家从个体书斋中解放出来,走进社会,走进集体,形成了一个不可阻挡的整体力量。河南书协成立30多年,不断推出有力举措,不断地总结,形成了一个总体战略的摆布,依靠强大的组织力量,主动介入书坛前沿,策划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影响广泛深远的书法活动。刚开始我们搞作品点评、培训班有人不太赞成,说这是拔苗助长,现在都比较认同这种做法了,就是因为我们主动地有目的地在做一些事情。
    在战略发展上,在30年前和30年后,中原书法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和延续,互相了解、互相帮扶、互相支持,如果谁对谁的思路都不了解,就无法有序、持续地发展。“中原书风”之所以能延续、发展到今天,正是缘于能传承当时的理念和思路。
    张海主席在主持河南省书协工作时,边实践边总结经验,大展大赛一个接着一个,中原书法大赛、国际书法展、墨海弄潮展、河南书法晋京展等等。全国性的书法活动激发了河南作者的创作热情,书法精品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没有大舞台,怎么能演出大剧?今天,我们延续了这种传统,搞中原书法获奖作品展、兰亭群星汇中原,我们把全国兰亭奖获奖作品汇集起来,集中展现,这对河南作者是一种鼓励,对全国书坛也是一种参照。我接任河南省书协主席之后,一直有一个想法,河南书协接过那么多的大展,但没接过兰亭奖。2008年上半年,河南省书协即开始进行这项工作,后与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达成了合作意向,并进行了政策、资金、项目、展出方式等方面的多次协商。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兰亭奖。
    当时关于兰亭奖的评选还引起了书坛的一些质疑。当时我是兰亭奖评委。直到评选结束,才发现有两个获奖作者都是河南的。其中一个是平顶山的郑庆伟,另一个是洛阳的陈花容。在此之前,我们根本不认识作者。后来,这两个获奖作者也获得了省书协和平顶山市政府的奖励。
    河南之所以能诞生像郑庆伟、陈花容这样的年轻书法作者,正得益于河南省一贯坚持的书法奖励机制。30多年来,河南省一直有一个传统,即凡是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届展中入选作者将奖励一千元,获奖者奖励1万元。如果省文联有奖金就申请,没奖金,张海主席自己掏,后来由我掏。201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对文化艺术的奖励政策,政策规定:对兰亭奖一等奖作者奖励5万元,同时各地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政策,省书协也予以重奖。奖励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激励手段,是对年轻作者在书法艺术探索上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年轻作者的创作激情和潜力。
    除了奖励机制,河南省还坚持群众性书法运动,举办群众性书法篆刻展,坚持评选和培训的结合、普及和提高的结合。河南省的群众性书法篆刻展已连续举办21届,给广大非书协会员及书法爱好者打造了一个发展和提升的大平台。这个展览涉及面广,将近一半人获奖,非省书协会员在此展中获奖两次即可申请加入省书协。
    河南书协在总体布局上始终有一盘棋的思想。我们有一个经验,就是对人才要及时发现,培养深造,引导他们共同发展。“中原书风”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认同,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地传承,形成了体系和传统。如果没有那么多代表作,如果没有那么多作者在全国获奖,“中原书风”还有多大意义?“中原书风”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原书家合力推动的艺术运动。当前,“中原书风”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又出现了一批新人新作,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新气象,我们将竭力推动之。
    “中原书风”自上世纪80年代异军突起,端赖于两大文化因素:
    第一,觉悟与先行。上世纪80年代初,河南书法尚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当时全国的书法氛围还比较沉寂,以谢瑞阶、张海等为代表的河南省书协即开始了以展览来推动创作的举措,组织作者,凝聚力量,不断举办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书法活动,彰显河南在全国书法界的影响力。当时张海主席还在安阳群众艺术馆工作,他意识比较早,与全国书法道友们联络,并成为中国书协发起人之一,参加了中国书协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中原书风”的形成,与河南的历史文化积淀密切相关。河南魏碑、篆隶存世多,形成了一种书法文化传承,河南书家一入手就写篆隶魏碑,起点高,古意厚,一直到现在,河南篆隶作品入展全国展的比例还很高。另一个原因是河南对外书法交流起步较早,日本书法家村上三岛多次到河南进行书法交流。他上世纪四十年代专程到中国收藏了不少王铎真迹,河南书家最早接触的古代大家就是王铎,所以形成了全国性的“王铎热”。
    当然,河南书坛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突出问题表现在最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年轻书家身上,他们屡次在全国展上获奖,创作能力强,经验丰富,但是文化修养相对薄弱。为此,我们提出了创作和理论双翼发展的思路,规定了会员们必读书目,年底要提交读书心得,要相互交流,相互砥砺。
    “中原书风”是河南宝贵的文化传统,是河南书法历史与现状的标志。作为河南书法的组织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发扬光大。
(根据访谈录音整理)

版权所有 © 2010-2020·河南省书法家协会(www.hnssfjxh.com)·中国·郑州
联系地址:郑州市经七路34号 书协电话:0371-63818381 书协信箱: hnssx@126.com
备案号:豫ICP备11030135号 技术支持:郑州市蜂巢易科商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