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河南省书法家协会!
协会动态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 协会动态

河南省书协“名家公益辅导日”第四期活动实录(二)

作者: 发表时间:2022/3/23 15:22:55

河南省书协“名家公益辅导日”第四期活动在线上举行,本期活动邀请了河南省书协新一届主席团7位副主席:王乃勇、王志立、刘灿辉、李珂、张青山、周斌、孟会祥,河南省书协22位理事:马健中、王昱、史焕全、冯华、乔延坤、刘伊明、许广丽、谷松章、宋震、宋高峰、张宏伟、罗鸣、周红军、郑权、洪丰仓、顾翔、顾建全、高昂、曹向春、程志宏、傅泽宇、樊子阳,共计29位老师,一起担任本期活动的公益辅导员。如此强大的师资团队,事无巨细的精心点评,充分彰显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持续以艺术之力为人民服务的诚意和决心。

活动点评实录分5次连续刊发于河南省书协公众号,敬请关注。


【点评老师:孟会祥】

孟会祥,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协副主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


 

这件楷书作品,内容我没细看,有苏轼,辛弃疾,范仲淹等人词作,落款只落了姓名穷款,感觉还是交代清楚为好。

学智永《千字文》,有扎实的临摹基础,这件作品,几如集字。特别是点画能写出块面感,点画之间能体现挥写时的连续性和节奏感,相当不容易。只是行笔略嫌迟顿,不够爽朗,结字略嫌收敛,张力不足。建议书写可以再大胆波辣一些。

忠实临帖是必经过程,但要在展赛中征服评委,还需要向“似与不似之间”努力。具体说,就是要在熟练法帖的基础上,突出其某一特征,或加入法帖之外的某一特征,从而形成“个人面貌”。仅供参考。

 


这件《临钟繇四帖》,系临《还示》《常患》《白骑》《雪寒》四帖。个别文字有出入,这不重要,但《常患帖》中的“羸”误为“赢”不妥,容易被眼尖的评委发现,正式写作品时需要注意。

此作名为临帖,实乃自运,把四帖的风格统一为一种模式,难能可贵,实际上这已经是创作,至少是创造性的临帖。从作品看,作者学钟有素,点画结字都基本到位,书写比较自然,行气贯注,气息松活,整体效果不错。

魏晋小楷,我个人认为有裹锋疾书,铺毫缓书两种写法。前者近唐,取秀,如赵子昂,文征明;后者近隶,取古,如王宠,黄道周。这件作品在审美指向性,技法纯粹性方面,似乎还可以更明确,更自觉一些。比如横画中怯,撇画不够稳重的问题,都可以在明确思路后逐步解决。仅供参考。


【点评老师:罗  鸣】

 罗鸣,现任郑州美术馆馆长,郑州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河北美院、河南师大新联学院特聘书法教授。


这件隶书出于汉碑曹全,忠实于原帖,已初具其秀美典雅之韵致,结体舒展开朗,用笔圆润力均,不激不励,是一件可圈点的书作。

但从书法创作角度看,还需从刻石遗迹中提炼出自然的书写性。结体,用笔都过于均匀和单一,缺少变化之态,灵动之气。个别笔画稀少的字,略显中空,如第五列“门”,第七列“则”等,应更重横向取势。


这件行草作品,书自作词《满江红》,多宋明意态,取法广泛,似以黄庭坚为多,更多还受到时人的影响,敢于表现自我是其优势,整体上已具备了一定的创作能力。

今后如果想再上层楼,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用笔,部分点画的处理还不够精到扎实,有一些草草带过。转折处缺少交待,如“晴”“落”“笑”等字。结构上,作者还受到碑学影响,取奇崛之感,有生动之趣,但个别字略有失势和拖沓,如“更”“笑”等字。章法上,虽有大小收放和左右错落的处理,但总体来说仍显平淡,点画粗细,聚散,字形大小等等的对比关系还有待加强。


【点评老师:刘伊明】

刘伊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洛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偃师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此作以手札式六块拼制而成,章法完整,用笔轻松自然,墨色亦有变化,已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需要提升之处:

1.章法:落款部分分量显弱,应适当厚重一些方能压住“阵脚”。另落款部分应再略向上提一些会更好。印章亦略显大了一点。

2.字法:通篇字形和字势过于雷同,字的大小,收放应有适当变化。字势上太过“统一”,都是左低右高,单调了,字的重心可向右下方靠一些,这样格调会更显古雅。

3.用笔:有些“轻滑”,生、拙、厚些会更好。


此作采用三条相拼的款式,用纸的颜色,三条中间处的线条相隔,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有几点需商榷。

1.章法略显“满”,可将拼接留边略再宽一些可能更好。落款字亦有“满塞”之感,字可适当再小一点,这样舒朗轻松些。

2.在每一行中字与字的书写中,虽有一定的墨色变化,但仍觉缺少“休止停顿”,缺少节奏的变化,从头至尾没有“停歇”。应当有字组和字组之间停歇,这样会有节奏上的变化。

3.用笔上“圆厚”有余,而内涵不足,线条力度不够,应注意线条质量的提升,有些用笔也过于随意。

4.文章中辞句亦有错误,属“硬伤”,有些字的草法也不太规范,应注意。

5.起首印太大,可不要。


【点评老师:顾  翔】

顾翔,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篆刻研究所副所长、《大学书法》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河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河南印社社委会委员,许慎印社社长。


此件作品以智永千字文为基础创作,线条干净有力度。整体结构、节奏感与细节表达都不错。

不足之处:

首先,在形式上作者采用了多块拼接的方法,其脱胎于册页,行草书更适合。此种形式的缺陷是影响了作品气息的连贯,况且字形较大,感觉单调,好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

其次,部分字形结构不够合理,个别重笔画线条略显方整笨拙。应持续加强精准临摹训练,体会古人用笔、结字之巧思,总结共性与个性特征与规律,临创结合。

建议同时关注风格近似楷书精品,融会贯通。


此幅作品师法宋徽宗瘦金体,整幅作品抓住了其主要特点,用笔、结字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

由于书写速度较快,笔画细处一拖而过,笔力弱,少笔锋铺拢变化,点画不够饱满。比如横画、钩画,三点水两点连带牵强等。

瘦金体,个性鲜明,易入手难提高,今后学习拓展有局限,建议关注隋、唐楷书经典,取法乎上。


【点评老师:周红军】

周红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阳市书协副主席。


这件楷书作品书写熟练,首尾一致,有较强的控笔能力和通篇的把控能力。

不足之处:首先章法上,作者把每章节自然断开,想法是不错,但由于每章字数不同,集中在一篇当中会造成散乱零落之感,尤其是下部,过于松散。 其次,取法不明确,作者似乎写过赵孟頫,但临帖尚未能深入,点画及结体均不到位,个人习气较重。

建议:1.调整章法布局,自然分段未尝不可,但要注意整体的协调,要精心计算字数,安排妥帖,疏密得当。2.明确取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碑帖,深入一家,从基本点画开始,注意起行收各个环节的细微之处,所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反复打磨修正,最大限度接近古人,并熟练的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这件作品采取四条拼接的方式,章法属较常见,无甚新意,亦无大的毛病。作者取法礼器等平正一类汉碑,用笔娴熟,结构稳妥,写的轻松自如,初具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写此类小隶书者甚众,往往千人一面,此作也不例外,时风过重,面目雷同,点画结体流于程式化,如主笔的雁尾通篇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同时大部分的横画线条有绵软之感,此或为锋不正之故。

建议作者避开时风,深入汉碑,体会碑中沉稳劲健的线条质感,观察各种不同的起收变化尤其是雁尾的变化,以中锋涩进得入锥再画沙之质。倘如是,则能更上层楼。


【点评老师:宋  震

宋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


这件四条屏唐人笔意铺底,楷书用功较深,以轻松又不失古意示人。但存在楷法点画到位不充分,结体比例有失和处,行笔也有些匆忙,有的笔画略显病笔意。应避免此类作品流于俗书,建议作者在作品的纯粹性上再下功夫,斟酌行笔快慢节奏,在结体布局继续用心锤炼,使“和”而“庄”二者兼备,进而形成书写自觉。


作品显示作者具备较不错的书法功力素养,创作取向也属正脉,以行书为主间杂草意,章法布局对照传统亦有迹可循,点画也可圈可点。不过此类作品也容易走入瓶颈,建议作者不断调整原有书写习惯,创作角色人书互换,精当技法上再锤炼与谋篇布局体现的美学意蕴相契合,以达文质相谐,使书法艺术再开新景。




——未完待续——



河南省书协“名家公益辅导日”

第五期活动报名通道

版权所有 © 2010-2020·河南省书法家协会(www.hnssfjxh.com)·中国·郑州
联系地址:郑州市经七路34号 书协电话:0371-63818381 书协信箱: hnssx@126.com
备案号:豫ICP备11030135号 技术支持:郑州市蜂巢易科商贸有限公司